Top.Mail.Ru

先进工程学院科学家模拟了比头发细 2.5 万倍的 ZnO 纳米颗粒

托木斯克国立大学"农业生物技术"先进工程学院的科学家通过计算机模拟了氧化锌纳米颗粒——这种1.5-2.5纳米大小的颗粒产生于水下焊接过程。ТГУ超级计算机的运算证明,这些纳米颗粒会对肝细胞造成损害。该研究由先进工程学院"农业生物技术"团队与西伯利亚及远东科研中心共同完成,成果发表在Q3期刊《BioNanoScience》。 

水下焊接被用于建造海底平台、钻井设备和堤坝。金属结构焊接时产生的烟雾中含有毒性纳米颗粒,其尺寸约为人类头发直径的1/25,000,氧化锌(ZnO)正是其中一种。 

传统分析方法无法预测纳米颗粒在盐水环境中的行为,因其受外部条件、形态多样性、尺寸及成分等多重因素影响,导致难以评估其对生态系统、生物体、海产品和人类健康的影响。 

先进工程学院"农业生物技术"团队采用计算机模拟技术,这是唯一能在电荷层面设计反应的方法,因为纳米颗粒与蛋白质通过静电作用相互影响。

"我们发现1.5-2纳米的ZnO颗粒具有细胞毒性。随着纳米材料需求持续增长(年排放量增加5%),必须继续研究工程纳米颗粒的影响。"论文作者之一、生物学博士、托木斯克国立大学先进工程学院"农业生物技术"代理主任基里尔·戈洛赫瓦斯表示。

ris-2.jpg
不同尺寸ZnO纳米颗粒模型:A–1.5纳米,B–2.0纳米,C–2.5纳米
图片来自《BioNanoScience》期刊文章

研究使用托国立"SKIF Cyberia"超级计算机,其运算速度达每秒239万亿次,位列俄罗斯最强计算系统第36位。强大的算力不仅支持建立多种微粒模型,还能评估其对肝脏的影响——作为人体过滤器,肝脏是纳米颗粒进入机体后的首要作用靶点。 

研究表明,ZnO纳米颗粒会与人体内的醛缩酶B、乙醇酸氧化酶、激肽原-1和视黄醇脱氢酶发生反应,可能干扰克雷布斯循环相关代谢过程,影响复杂物质的分解与合成。 

"氧化锌纳米颗粒还会损害血管舒张功能(即通过扩张微小血管让淋巴细胞通过伤患部位),从而延缓机体消炎反应。"科学家解释道。 

Ris.4.jpg
醛缩酶B与2.5纳米ZnO颗粒的典型复合物
图片来自《BioNanoScience》期刊文章

这项跨学科研究汇聚多个机构专家: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农业生物技术联邦研究中心(新西伯利亚)、全俄大豆研究所(布拉戈维申斯克)、阿穆尔国立医学院(布拉戈维申斯克)、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地质研究所(符拉迪沃斯托克),以及三所高校:托木斯克国立大学先进工程学院"农业生物技术"(托木斯克)、远东联邦大学(符拉迪沃斯托克)和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。 

论文链接: https://link.springer.com/article/10.1007/s12668-024-01665-w